运营商与手机厂商之间虽说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但同时也暗藏汹涌。这两天,河南中国移动要求下属的营业厅和供货渠道“卖出一部OPPO手机罚款500元”的事件在圈内闹得沸沸扬扬。对于运营商来说,流量经营非常重要一项。
事件的源头是一则短信:“接省公司通知,即日起全省所有渠道和所有营业厅,清理下架OPPO所有机型(包括4G+),而政策方面,停止所有的OPPO补贴政策和激励。从即时起,从前台和后台数据同步进行检查,发现仍有销售OPPO手机的,一部处罚500元,对渠道经理进行处罚,对县区分公司进行通报批评。出现多部销售的,移动公司直接与渠道解除合作关系。渠道现在库存的OPPO机型,要求OPPO进行退库处理,不予处理的反馈省公司进行处罚。”
OPPO对此事的公开回应是:之前是有一些和移动4G+相关的问题,但OPPO目前在河南正常销售。
三大运营商的流量争夺战从未停止,当前正是布局5G的关键阶段,三者之间的竞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状态,本次河南移动下架OPPO手机事件很明显就是为了流量的争夺,而本次冲突的主角OPPOR11成为移动抵制的对象,只不过是这颗棋子不听指挥的一个结果。
回顾历史,运营商之间的流量之争与手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运营商强大的渠道销售能力以及高额的补贴对于手机厂商来讲有巨大作用,尤其是3G时代,运营商更是造就出了“中华酷联”四大天王。也正因如此,手机厂商对运营商提出的各项要求几乎是无条件服从。
目前的手机大部分已经是双卡双待手机,而中国移动已经与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分为移动4G+与全网通两大阵营。移动4G+手机同样可以插两张卡,但是第二卡槽是不能走流量的,移动这么做就是为了保护自家的数据业务。“4G+网络其实是4G和5G的过渡,之所以出现‘移动4G+’定制机型,是移动为了继续争夺4G用户提前占领5G所采用的过渡性手段。”有业内人士表示。
但联通和电信提的六模全网通就不一样,六模全网通手机可实现一部手机、两个卡槽、三网通用、4G随意切换,用户可以不再受手机制式的束缚而自主选择运营商,终端支持第二卡槽的4G数据流量。
运营商渠道还是手机厂商的全部吗?随着全网通的普及,消费者越来越需要全网通手机,中移动再用移动定制版手机已经很难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当前的自建渠道已经越来越成熟。以OPPO、vivo、华为等品牌为例,过去一年,OPPO、vivo无论是在产品还是营销方面的表现确实令人咂舌,线下渠道更是强大到没有对手,在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基本被OPPO、vivo的门店垄断了,早在2015年底,OPPO线下门店已经有20多万家。